黔东开发区在贵州省排名
黔东开发区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黔东开发区在贵州省的排名较高。该开发区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同时,黔东开发区也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贵州省的发展中,黔东开发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位居贵州全省111个产业园区28位
规划总面积 31.1 平方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东北部,三县(镇远县、岑巩县、三穗县)交汇处,为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区内交通、通讯便利,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环境宽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承接中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和良好基地。

中国哪个地方辣椒种植最多最好
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以下简称“辣博会”),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人民公园开幕。 辣椒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的遵义,获得“中国辣椒之都”的称号。据悉,目前全国辣椒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食辣人口6.5亿。
辣博会现场
据了解,本届辣博会以“生态黔椒·泉涌天下”为主题,由遵义市政府、省农委、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在4日晚举行的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辣椒产业委员会年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辣椒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产年量37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调味料作物。
朝天椒
辣椒产业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目前种植的辣椒超过2000万亩,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0%,种植面积仅次于大白菜,经济总产值超过700亿元。遵义辣椒则以超过200万亩的种植面积,居全国辣椒产区之首,是全国辣椒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据统计,全国有6.5亿食辣人口,辣椒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辣椒产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但是,在辣椒“大流通”领域,还存在价格波动频繁、辣椒标准化程度低、辣椒信息体系不健全、对市场指导性不强等因素。辣椒产业委员会将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相传,早在400多年前的明末年间,随着各地往来不断密切,辣椒即进入遵义大地。嘉庆年间,遵义人种辣椒、吃辣椒更是普遍。《遵义府志》称“辣椒远销海内外,故称海椒。”
近几年来,遵义市加快了辣椒产业的发展,成就了辣椒最“接地气”的脱贫支柱产业的核心地位,据统计,全市共有种植农户14.6万户,辣椒产值达60亿元。
同时,遵义加强了对辣椒“科技含量”的研发与投入,香辣兼备,成为遵义辣椒独有的品质,黔椒、遵椒、朝天椒等多个优良品种,成为遵义辣椒的代表。遵义市农科院还联合多所大学、墨西哥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对辣椒的基因组序列测定。
目前,遵义已有老干妈、贵三红等多家规模化的辣椒加工企业,年加工量30万吨,年加工值达30多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美国、墨西哥、韩国、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最大的辣椒种植地在胶州,胶州市胶东镇于家村辣椒城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早晨五点到八点,几百辆轿车停在于家村辣椒城,全国各地的客户拿着各自的样品在谈着生意;几十部货车来来往往地出入辣椒城周边的厂家,忙着运送从全国各地运输过来的辣椒。 辣椒贸易区是胶州于家村辣椒城的重心,是国内最大的开放型、综合型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全国除西藏外,其他省、市均有客户常年驻扎,其辣椒干、粉、丝、片、碎、酱、油、种等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交易额超过25亿多元。 据了解,国内种植的60%以上的辣椒是经过于家村筛选、分类、加工后进入相关企业和国际市场的。现在于家村椒椒贸易加工区已经成为全国辣椒产业的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家村辣椒城的辣椒购销价格变化与辣椒种植结构调整的变化已成为国内辣椒产业的“晴雨表”。 成为全国最大辣椒交易>中央/p>
河北省望都县:盛产望都辣椒。望都辣椒色红肉厚味香,辣素、香素含量高,产量大且耐储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等是望都辣椒主要的消费区。
山东胶州是中国最大辣椒加工,出口,交易集散地,而山东辣椒最大来源地是新疆,新??每年种植辣椒上百万亩地,由于特株的光照,土地,种植等优势,新疆辣椒品质产量乃是全国第一,新疆种植辣椒的产地主要在巴州,阿克苏,石河子,农二师,农三师等地,主要生产色素椒,食用椒,特色椒等,每年秋冬季全国各地客商都来新疆收购,而其中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是农二师,二十一团,二十七团,二十五团,二十四团等团场还有焉耆县,和硕县,和静县,巴州农业从九十年代未就以发展两红一白为农业支柱产业。
沅水支流水量排名
1.酉水,又称更始河,位于湘鄂渝交界处。长江支流沅江的最大支流。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
2.(氵舞水),古称(氵无)水,又称舞水、潕水,源出贵州省福泉县罗柳塘,流经黄坪、施秉、镇远、岑巩、玉屏等县,至鱼市人湖南新晃县境。氵舞水为沅水较长支流之一,全长444公里,流域面积10334平方公里,仅次于酉水。
3.巫水,即洪江,古称雄溪或熊溪,又名运水、竹舟江。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巫山西南麓。全长244公里,流域面积4205平方公里。
4.溆水,古作序水,也称双龙江,其上游称二都河,有二源:一出溆浦县架枧田,一出梁山,至祖下坪两源相合,至龙潭称龙潭河,又北流5公里至双江口,右合黄沙溪。溆水全长143公里,流域面积3290平方公里。
5.辰水,又名锦水或锦江,又称麻阳河。源出贵州省铜仁县漾头,经江口、铜仁至文昌阁,入湖南省麻阳县境。全长141公里。
黔东南文化遗产排名
4月9日,记者从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传习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四大类94个项目拟入选黔东南州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时间为2020年4月9日至4月15日。
据了解,2019年中旬,州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批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专家层层评审,首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月9日正式出炉。在这四大类94个项目中,非遗传习中心11个、非遗展示馆10个、非遗传承基地44个、非遗传习所29个。每个项目来自均全州16个县市的县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较大影响力,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黔东南州各地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用我们的非遗文化吸引更多人到黔东南来了解、体验和学习我们的非遗文化项目,传承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让非遗文化散发出更多的魅力。”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力争在全省、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中再创佳绩。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信仰类(6个)
侗族萨码节(榕江县)、
哥蒙的“哈冲”(黄平县)
二、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
(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
三、岁时节令类(11个)
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苗族牯藏节
(雷山县)、注溪娃娃场
(岑巩县)
四、文化空间类:(14个)
双倍嘎
(从江县)、四十八寨歌节
(天柱县)、社节(天柱县)、报京三月三(镇远县)、隆里花脸龙
(锦屏县)、苗族弄嘎讲略(黄平县)、月也(黎平县)、古思州“屯锣”(岑巩县)、苗族姊妹节(台江县)
五、人生礼俗类:(4个)
占里侗族生育习俗(从江县)、平秋北侗婚恋习俗(锦屏县)
六、传统体育竞技类(3个)
勾林(天柱县)、侗族月牙铛
(天柱县)、侗族摔跤(黎平县)。
七、民间手工技艺类(17个)
苗族蜡染(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丹寨县)、剑河锡绣制作工艺(剑河县)、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苗族银饰工艺(雷山县)、苗族芦笙文化(雷山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
八、民间舞蹈类(15个)
苗族格哈
(丹寨县)、锦鸡舞(丹寨县)、畲族粑槽舞(麻江县)、反排木鼓舞
(台江县)
九、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3个)
苗族“刻道”(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
十、民间知识类(2个)
千户苗寨建筑工艺
(雷山县)
十一、戏曲类(8个)
侗戏(黎平县)、思州傩戏傩技(岑巩县)
凯里城区面积排名
第一级:凯里市,凯里市是黔东南州州府,肯定最大,毋庸置疑的,城区面积达到了65平方公里。
第二级:镇远县、黎平县、榕江县、丹寨县、三穗县、岑巩县和黄平县,这些县城城区面积大概有10平方公里左右。
第三级:第9至第14位,这些县城城区面积偏小,只有几平方公里。
第四级:雷山县和剑河县,这两个县城城区非常小,和很多乡镇面积差不多大,希望雷山和剑河未来发展越来越好。